浏览数:2161
锹里是在湘黔交界地区一片古老、神奇、美丽的地方。在锹里地区苗族同胞居住的苗寨有着浓厚的民族风情和色彩,其苗寨民居建筑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,苗寨民居顺应当地的地理环境、气候特点,依山傍水、背山而靠,在山峦叠嶂中聚居。这里连续三次被国家文化部授予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
秀美的锹里苗寨错落有致,历史文化悠久,人际关系和谐,自然环境良好,就像一颗钻石镶嵌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。2009年,其中的地笋苗寨被评为湖南省首届“民族十大特色村寨”之一。
一、锹里苗寨的空间布局
锹里苗寨根据当地村民的生活习性和生产特性来决定苗寨的选址,尽可能选择接近平地和有水源的地方来构建,周围环境不仅要适宜居住耕种,而且要利于防御。在苗族的历史上不断受到压迫和驱逐,所以多居于山地,便于观察。苗族人对土地十分的珍惜,为了减少对耕地的占用,多把村寨建在山坡和山凹上,从而节省出大量的耕地。
苗寨在空间组织上没有人为秩序的安排,而是根据山区地形特点,因地制宜,不会强行改变自然环境。如江边、老里苗寨民居由山脚延伸至山坡顺势而上,舒缓平展,建筑高度较低,应和山体形态的原生态,最大限度地保持山体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性,以达到建筑与自然走势的有机融合。
苗寨的基本布局:座落山坡山凹,背靠山脊,避阴向阳,寨中一般有多口水井和水池;民居吊脚楼依山就势,择地而建;寨旁的茂林修竹衬托着古色古香的吊脚楼,蜿蜒的山道掩映在绿林青蔓之中。形成了聚族而居的苗寨形式,在整个苗寨内部建筑群与周边草木田地、山川风貌之间的关系体现出一股内向的凝聚力。
寨内民居清一色的穿斗式结构的吊脚楼,鳞次栉比,层叠而上;民居在建造过程为减少土石方的填挖量,会借助地形,适应山区地形的特点,建造成底层悬空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的吊脚楼,吊脚楼竖柱空间为三层分区式:底层为关牲畜和放杂物,一般进深很浅;中层为生活居住;顶层为粮食储藏。其中,中层半虚半实,为家庭的活动中心,一般为三开间,前面是明间过廊,廊前一般设有“美人靠”,可坐可倚,还可凭栏观山望景,十分美观。中层平面布局围绕中间的“堂屋”布置其他空间,形成以堂屋为中心的放射形平面空间布局特征。屋顶上盖小青瓦,具有很强的透气和散热性。
寨中有凉亭和鼓楼,其造型各异,都是木结构,无门板,上盖小青瓦,回廊内设“美人靠”,身着苗服的村民穿梭其中,富有浓郁的苗乡生活气息。独特的凉亭、鼓楼和寨旁的风雨桥被誉为锹里苗寨中的“三宝”。
苗寨在选址、布局、方位等空间上充分尊重自然、利用自然,即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,又注重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发展,折射出苗寨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和智慧。
二、锹里苗寨的建造构成
苗寨建设在锹里山区充分利用坡地,依坡筑屋,创造出更多的使用空间,建筑群体高低错落、玲珑有致,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是苗寨设计的总体思想。利用当地建筑资源,选择杉树、青石岩和小青瓦作为苗寨的重要建材,因此在建筑上自然形成了以资源丰富的木材和石材为主,配以小青瓦材料的吊脚楼建筑风格。
吊脚楼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,是苗族人民在艰苦的山地条件下独具特色的创造,是属于穿斗式干栏建筑,以木柱支撑起建筑,抬高居住层面,主要是为了防潮湿、防虫蛇、防猛兽,以获得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。对山坡地貌来说干栏式建筑,开间少、进深浅、占地不多,能在有限的土地上,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形、开拓场地、争取使用空间,在基本不改变自然环境的条件下,可在复杂不规则的地域上建造,适用于各种地形,建造出既顺应地形,又坚固牢靠,能够依赖并维持生存和发展的空间。
苗寨民居的修建时,木匠师傅会根据地形特点和主人的需求来设计方案,从来不需提前制定建筑图纸。苗寨建房有基本的设计方案后,木匠师傅会根据建房的要求来组织大部分房屋构件的预制,预制好建房材料后只需在现场拼装组合,施工非常便利,使苗民建造房屋更加简单灵活。
在历史的长河中,无论文化还是民居建筑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。锹里苗寨的先民们就是将民族文化、民族信仰、民族审美观充分的融入到苗寨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之中。
三、苗寨民居保护的启示
随着经济的发展,社会的进步,生活水平的提升,随之出现的生态环境差、人居舒适度下降等现象,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,在追求物质财富的过程中急于补救对生态环境的毁坏。苗寨民居所特有的生态、人文环境,使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如何运用和借鉴传统苗寨民居的设计理念,结合现代科技理念对现在人居环境进行改善,营造出一个富有特色的生态、健康、宜居的生存空间,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但现今,苗寨民居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,慢慢被忽略和遗忘,取而代之的是楼房、板房和仿古的新建筑。因此,保护好我们宝贵的锹里苗寨民居现已刻不容缓。
首先,政府部门要制定出相应的苗寨民居保护措施,让这些民族瑰宝得到有效的保护,并发展下去。做到在整体保护中,不仅要对民居本身进行保护,还要保护好周边生态环境。
其次,建立苗寨民居生态博物馆,把一些有价值的文化产物收藏起来,把锹里苗寨作为一个整体集中保护起来。
第三,苗寨民居是木结构建筑,由于苗族喜欢聚族而居,建筑物连成一片,一旦失火,很容易造成整体苗寨毁坏的后果。因此增强苗寨民居的火灾防范意识,增加防火设施,提高防火技能,有效防范火灾。
第四,谨慎开发旅游。近年来,乡村旅游开发如火如荼,生态苗寨逐渐被世人所瞩目,回头却发现我们的原生态已经变质,我们的许多原始村寨早已经商业化,失去了原有的宁静、神秘和韵味。因此,锹里苗寨开发旅游应做到与民居保护并重进行。
知怀化官方公众号关注后天天有料
知怀化微信小程序旅游,美食,特产,快捷、方便、贴心
通讯稿20140412 2014年芷江侗族自治县广场电影于4月8号在民族广场正式启动,当晚上映了《老表轶事》,观众达...
许潮,字时泉,汉族,靖州许家巷人。约生于明朝正德年间,卒于明万历初。嘉靖十三年(1534)中举。嘉靖二十年...